金融人才网,国内专业的金融,海归金融,互联网金融求职招聘网站 招聘热线:0755-36517011

1
2
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特别专题

央行:将通过降准等方式释放流动性

金融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2/4/19 10:10:57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人才网

  ■ 前瞻性地加大与实体经济直接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  
  ■ 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2.4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3.88万亿元。下一步我国信贷增长形势如何?央行将采取哪些措施合理引导流动性?社会资金如何向“三农”等薄弱环节倾斜?新华社记者18日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方面负责人。
  ①下一步如何调控货币信贷
  向中小企债券融资需求倾斜
  记者:3月份我国新增信贷时隔一年再度超过万亿元,引发了市场对贷款增长趋势的广泛关注,下一步央行将如何调控货币信贷?
  央行:近期以来,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贷款逐月增加,一季度同比多增2170亿元,对国民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下一阶段,将继续引导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结合贷款需求实际状况,合理安排贷款进度。
  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地加大与实体经济直接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有效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社会薄弱环节的贷款需求。
  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资金支持,保持小微企业贷款合理增长。支持好中央重点投资项目后续资金需求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大银行已明确在基准利率之内根据风险原则合理定价。改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文化传媒、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等的金融服务。
  社会融资总量方面,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3.88万亿元,其中3月份为1.86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8136亿元和355亿元,继续保持合理增长。下一步将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提供满足企业、个人融资需求的便利途径,鼓励更多采用多元化、直接化融资方式。要拓宽企业债券融资方式,重点向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需求倾斜,推进集合企业债、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继续研究推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创新手段。在业务规范透明、风险内控健全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各类融资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②下一步如何调控市场流动性
  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
  记者:截至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3.4%,较前两个月有所回升,下一步央行将如何调控市场流动性?
  央行: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下一步将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综合考虑外汇占款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平滑等情况,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操作。
  如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特别是对因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而存在资金需求的金融机构,将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
  3月末,金融机构备付金达1.8万亿元,备付率2.2%,处于高位水平,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充裕状态。二季度到期流动性近8000亿元,流动性供给将继续维持充裕。
  ③涉农贷款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加大再贷款深化村镇银行改革
  记者:我们注意到3月初央行已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100亿元。目前正值春耕备耕旺季,农业信贷需求处于高峰期,在涉农贷款方面,央行还有哪些举措?
  央行:农村金融机构应将支持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充分考虑农时和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及时安排贷款资金,切实满足春耕备耕贷款需求。
  进一步加大再贷款投放力度。4月份,为落实2011年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政策及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政策激励约束措施,专项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300亿元,用于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涉农信贷投放比例较大的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以激励和引导其进一步深化改革,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
  近期,为引导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扩大涉农信贷投放,支持春耕备耕,人民银行决定再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200亿元,重点支持粮食主产省区和支农再贷款需求旺盛地区。此次增加后,今年以来支农再贷款限额已安排600亿元,为历史同期多,全国支农再贷款限额达2143亿元。
  下一步会继续发挥好有区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正向激励作用,促进“三农”贷款投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继续分别比大型商业银行低6个和5.5个百分点;对于资产规模小、涉农贷款比例高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设在县域、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的法人金融机构,其存款准备金率再低1个百分点。
  将稳步推进农业银行(601288)“三农金融事业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改革试点,对涉农贷款投放较多的县支行实行比农业银行低2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进一步将覆盖范围由原来的8个省增至12个省。
(权威访谈)打破垄断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央行官员谈金融改革热点话题
   随着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业内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关注日渐升温。温州金融改革有怎样的背景?我国需要发展什么样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
  构建基层金融服务体系破解温州“两多、两难”问题
  记者: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日前获国务院批准,创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张健华:温州具有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温州又存在“两多、两难”问题,即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
  放宽准入,推动形成有效竞争的基层金融服务体系,是破解温州“两多、两难”问题的重要方向。
  在温州开展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应结合温州的特点,在加强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构建竞争性的基层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两多、两难”问题,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温州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社区型金融机构
  记者: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迅猛,但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基层金融服务似有不足,未来应如何发展?
  张健华: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基层(主要是县域)金融服务竞争不足、服务能力偏弱。
  从国内金融改革和发展趋势看,前5家大型银行在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2002年的约80%降为2011年的约50%,贷款份额则从约80%降到不足50%,垄断现象并不明显。但必须指出,在中小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虽有很大改善,竞争依然不足,存在高层说的垄断现象。
  我国不仅地域和经济总量大,又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要想实现基层金融服务的充分竞争,只靠大中机构恐怕不够,要考虑发展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社区型金融机构。
  放宽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记者:近期以来,市场关于放开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看待市场的这一呼声?
  张健华:金融作为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特殊性在于风险相对较大,但本质上仍属于竞争性行业,都是在竞争格局中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竞争终会使供求基本平衡,多数供给和需求得到满足,还会降低价格,减少企业欺压客户的可能性,压缩寻租空间。
  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角度看,其重要目标是基层的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和大中城市消费者平等的选择权。这些基本权利包括:消费者能够在存款和其他形式产品之间,境内产品和境外产品之间,以及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选择。
  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服务,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规律就是准入自由,从而形成并动态维持竞争格局。应考虑放宽金融业特别是社区型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以构建有效竞争的格局。
  完善制度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记者:国务院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我们应怎样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张健华:我国目前各项法规对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并无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但在实践中,即使是小型金融机构,民间资本也很难直接发起设立。
  金融业外部效应大,准入门槛高,但与市场经济的自由准入原则并不相悖。从国际经验看,金融机构设立时,很少有国家按股东性质限制准入。一般而言,只要有符合监管要求的足够资本、拥有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具备相应风险控制制度及管理信息系统,就应该允许设立。
  我国目前要求大型金融机构设立小机构来扩大基层金融服务的初衷虽好,但并不一定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大银行如真心想扩大基层业务,直接设立分支机构比投资办独立的村镇银行更具经济合理性。让大银行作为发起股东履行对村镇银行的日常监管责任并承担村镇银行经营失败时的风险处置责任,亦超出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责任范围。
  处理好监管与准入的关系
  记者:有人担心放宽准入会带来市场的混乱,并增加监管的压力,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矛盾?
  张健华:要根据中央要求,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调整布局,提高服务能力,处理好监管、金融服务业和实体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实体经济有需求,金融服务未相应跟上,应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以满足实体经济需要。我国目前储蓄率较高,民间资金较多,有条件增设一些社区型金融机构,创新一些金融产品。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可能造成监管力量不足,应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管以跟上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不能反过来因监管力量不足而限制金融服务的供给,制约实体经济发展,不能因为怕监管力量不足而影响金融服务的扩大供给和合理布局。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方面负责人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以来,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贷款逐月增加,一季度同比多增2170亿元,对国民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下一阶段,将继续引导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结合贷款需求实际状况,合理安排贷款进度。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2.4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3.88万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地加大与实体经济直接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有效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社会薄弱环节的贷款需求。
  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资金支持,保持小微企业贷款合理增长。支持好中央重点投资项目后续资金需求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大银行已明确在基准利率之内根据风险原则合理定价。改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文化传媒、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等的金融服务。
  社会融资总量方面,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3.88万亿元,其中3月份为1.86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8136亿元和355亿元,继续保持合理增长。下一步将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提供满足企业、个人融资需求的便利途径,鼓励更多采用多元化、直接化融资方式。要拓宽企业债券融资方式,重点向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需求倾斜,推进集合企业债、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继续研究推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创新手段。在业务规范透明、风险内控健全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各类融资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下一步将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综合考虑外汇占款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平滑等情况,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操作。
  如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特别是对因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而存在资金需求的金融机构,将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
  3月末,金融机构备付金达1.8万亿元,备付率2.2%,处于高位水平,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充裕状态。二季度到期流动性近8000亿元,流动性供给将继续维持充裕。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金融机构应将支持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充分考虑农时和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及时安排贷款资金,切实满足春耕备耕贷款需求。
3月末中国银行(601988)体系高达2万亿的揽存洪峰过后,如期迎来大失血。
  4月18日,接近国有大行的人士透露,4月前两周,工建中农四大行人民币存款流失过万亿,而贷款增加无几,部分印证了3月份的存贷款爆发乃是季末效应推动下的虚增。   
  当日,接近建设银行(601939)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为拉动负债业务增长,该行今年以来加大了对同业存款的重视力度,这一业务的权限亦从总行进一步向分行下放。他同时透露,建行年初制定的存款计划是1.3万亿左右。   
  “同业存款是今年各家银行负债管理的重点。”一股份行零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存款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负债端成本的上升,进而考验银行净息差。   
  “二季度开始净息差下降已在情理中。”多家银行向记者透露,即便是存款压力并不大的工、建、农等大行,净息差下降也可能超出预期。   
  高成本结构性存款上升   
  2011年下半年开始,存贷比持续承压的股份行,如兴业、中信等已将视角转向同业业务。以中信为例,当年该行总资产增幅高达33%,同业存款贡献度高达50%。   “去年四季度,我们在同业存款和资产两方面都加大了力度,组织流动性储备,后两个月同业存款日均增加2000亿元左右。”一位中信银行(601998)人士告诉记者,进入2012年该行已成立金融同业部,力图有更多动作。   
  类似的还有兴业银行(601166),该行去年底单季度同业资产环比增长31%。该行同时加大了同业业务的久期错配,以获取更大利差。   
  中金公司分析,去年兴业在票据贴现上获得了超高回报,下半年日均收益   
  率提升379个基点(BP)至10.27%。这也部分推动该行四季度日均存贷利差提升29bp至4.70%的高位。   
  进入2012年,货币市场同业利率大幅下行,二三月份以来,7天回购利率已由年初的7%高位下滑至3%左右,这对资金市场主要拆入方来说无疑是利好;但对主要拆出方的大行而言,净息差将面临一定考验。   
  此外,揽存重压之下,部分银行今年选择将更多的表外理财产品计入表内结构性存款。中金分析,前两个月,个人结构性存款占个人存款比重提升较快的银行有深发展和建行。   
  以中行为例,2011年末,该行三年来存贷比首次降至70%以下,其主要原因是对财报中的负债业务口径做了调整,即将高达5610.87亿的结构性存款从“交易性金融负债”重新分类至“吸收存款”。调整后,结构性存款占其整体客户存款的6.37%。   
  截至2011年末,中行公司类结构性存款余额高达2214.79亿,为2010年的3倍;个人类结构性存款余额高达3396.08亿元,亦是上年末的三倍。三年前,两类结构性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仅为0.49%,三年后这一数据已经飙升至6.37%。   
  中行行长李礼辉介绍,结构性存款的成本普遍在4%-5%之间,不同的时段和期限,定价略有不同。受此类高成本存款增加影响,2011年全年,中行客户存款成本上升43BP,增幅位列四大行首位。   
  一季度利润降至20%?   
  “银行的基本面将继续弱化,风险尚未完全释放。”中金研报预计,上市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为20%,整体略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38%和24%。   
  针对前文提及的建行,中金认为,该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可能会跌落至个位数水平,主要是由于存款定期化较快、结构性存款占比提升较快而导致净息差环比有较大幅度下降。   
  中金认为,二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将继续回落,主要原因之一是,存贷款重定价对净息差的贡献将由正转负。据其测算,二季度上市银行需要重定价的贷款余额小于需要重定价的存款余额约3000亿,对净息差的负面贡献为0.1BP。原因之二是,存款定期化仍将延续。前两个月银行存款呈现出定期化趋势,其中对公活期存款占对公存款比重下降较快的有民生、华夏等银行。

  前低后高几乎成为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基本规律。本报记者获悉,截至4月16日,某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不足90亿,这一投放状况与前两个月基本相似。
  今年2月分,该行头13天信贷投放额度也仅有60多亿,3月头几天则呈现负增长。但2、3月该行整体新增人民币贷款均为640亿左右,其贷款投放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某一家大行目前所呈现出的信贷投放规律。因为今年2月前19天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仅700亿左右,3月头四天则负增长300亿左右,但2、3月四大行整体新增贷款量则分别为2600亿、2900亿左右。
  对于信贷投放节奏前低后高的时间分布,瑞银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励雅敏认为,将使得银行日均贷款增速低于时点增速,制约银行利息收入大幅增长。
  上述大行贷款投放量目前显示的“疲软”可能也是实体经济对信贷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体现之一,尽管之前多家大行高管公开否认信贷需求相对不足的市场推测,且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高达1.01万亿,远超市场预期,不少市场人士也由此分析认为货币政策放松加码以及信贷有效需求的回暖。
  但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则认为这一推测过于乐观,并认为这主要是季末冲点的功劳。
  “冲业绩的动力远比政策鼓励更足,且当前实体经济对信贷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银行也不会放松对风险的管控。”赵庆明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毛军华亦认为尚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信贷需求开始回暖,银行的议价能力可能将在二季度进一步回落。毛军华从与某大行沟通了解到,该行3 月末签约待投放的项目贷款较2 月末下降20%,他认为,这从微观层面印证了项目贷款的需求不足。
  据其统计,今年3 月新增中长期公司贷款不足1800 亿,较2 月新增量还略有下降,对比去年3 月则少增长1500 亿。综合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中长期公司贷款仅增长5900 亿,同比少增约4900 亿。从新增占比来看,中长期公司贷款占比由1-2 月的32%和25%进一步降至17.5%的低水平,更是大幅低于去年一季度的48%。
  毛军华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还有新增贴现再创新高,同时长三角地区直贴利率持续下滑至月息千分之4.8 左右,他认为,这显示实体需求不足,而银行只能用贴现来填补额度。且按揭贷款需求依然较弱。在各银行纷纷下调按揭贷款利率的情况下,3 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略有提高至930亿,但是仍处于低位,一季度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为2400 亿,同比少增2100 亿。
  据励雅敏统计,一季度新增企业(除票据)及个人贷款同比分别下降500及2600亿,而新增票据同比增加5200亿,表明银行出于窗口指导及季末时点数要求,存在利用票据填补贷款量的情况。
  毛军华进一步预计,4 月新增贷款将面临压力,但结构会有所好转。考虑到3 月末存款冲规模的部分将在4 月打回原形,中小银行将在短期内再度面临贷存比的压力,从而限制短期贷款投放。因此,4 月新增贷款可能低于二 季度的月均值,即8000 亿。但他估计二季度新增贷款将保持在2.4 万亿左右。
  本报记者此前亦获悉,上述大行4月头16天人民币存款萎缩超过2600亿,而3月该行人民币存款增加超过4000亿,这一局面也部分印证了毛军华的预期。
 4月17日,财政部下发《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从今年7月1日起,将各金融机构一般准备余额提高至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以前比例仅为1%。对非信贷资产未实施风险分类的,则要求按非信贷资产余额的1%-1.5%计提一般准备。
  “增加拨备后,会增强银行抵御未来不良资产风险的能力,缓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压力。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股东分红,但不会影响银行的利润。”沪上某股份行人士分析。   
  中信证券(600030)根据11家上市银行的年报,信贷类资产对应的潜在风险估计值静态测算,中信、深发展等银行存在共计60亿元的存量拨备缺口。如需对非信贷资产余额计提1.5%的一般准备,11家银行的缺口规模约749亿元。   
  不过,压力可以逐步释放。《办法》规定,金融企业一般准备余额占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比例,难以一次性达到1.5%的,可以分年到位,原则上不得超过5年。   
  增提拨备可能影响分红   
  财政部新规的出台,并不意外。   
  事易时移,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断,老版的金融机构会计制度或准则已不适合银行业发展的需求。一位券商人士称,清明节前后,银监会、财政部召集了银行高管召开金融机构会计准则的研讨会,此次准备金计提的规定是组合政策的“炮”。   
  招商证券(600999)分析师罗毅认为,本次财政部新规,主要是基于以往可能存在的贷款五级分类不规范情况,增加减值准备,以应对经济下行过程中可能的贷款损失。今年年初,银监会就要求银行开展贷款质量五级分类自查,内容包括贷款分类制度的合规性、贷款分类的准确性以及信贷业务操作的规范性。   
  《办法》解释,准备金(拨备)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前者指金融机构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的,计入金融企业成本的,用于弥补资产损失的准备金。由此来看,此科目与银行利润挂钩,多提准备金即会减少银行利润。   
  与旧规不同,财政部新规引入了全新的“潜在风险估计值”来界定和规范一般准备计提。金融企业计算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估计值后,扣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即为一般准备。   
  潜在风险估计值涉及到标准风险系数,新老规定对此的要求部分发生了变化。新规中,标准风险系数被暂定为:正常类1.5%,关注类3%,次级类30%,可疑类60%,损失类100%,以往次级类、可疑类为25%、50%。   
  “这会影响到一般准备的提取数额,银行所有者权益结构会发生变化,投资者获得的分红或会减少。”国海证券(000750)银行业分析师宁宇表示。一般准备仅涉及利润分配,而非税前拨备计提,因此不会对净利润产生影响。按规定,准备金计提不足的,原则上不得进行税后利润分配。   
  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测算,2011年末,12家已发布年报的上市银行一般准备占风险资产的比例都不到1.5%,普遍在1%-1.38%之间。而财政部此次将此比例提高到了1.5%。   
  对此,中信证券对各行信贷类资产对应的潜在风险估计值静态测算,中信、深发展等银行存在一定的拨备缺口,共计近60亿元。这还不含非信贷类资产的潜在风险估值。   《办法》要求,金融企业对非信贷资产未实施风险分类的,可按非信贷资产余额的1%-1.5%计提一般准备。   
  中信证券假设,银行都需对非信贷资产余额计提1%-1.5%的一般准备,如计提1%,11家银行均不存在缺口;若按1.5%提,多数银行多数不足,缺口规模749亿元。
  拨备计提动态化   
  财政部新规对各风险分类的要求尚未明晰。业界预期,随后银监会可能出台细则解释各风险分类,使得一般准备提取原则更加规范。   
  一位资深银行人士指出,目前各上市银行的报表只公布了信贷类的风险资产和全部风险资产总量,并未披露表外风险资产数额。但在潜在风险估计值的计算公式中,不仅涉及信贷类,也涉及到非信贷资产的正常、关注、次级等各类风险资产。外界尚无从知晓此类风险。   
  本报记者多方获悉,多家银行为了逃避监管部门信贷规模和存贷比管控,采取表外理财产品、票据信托、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等多种渠道做大非信贷资产,部分并未被纳入风险资产管理,不提或少提了拨备。   
  “财政部此次规定也并没有要求必须对非信贷资产计提拨备,可以提也可以不提,各家银行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来定。”某股份行计财部负责人称。   
  但是,银行人士也坦承,新规对银行的拨备要求“动态化”了,给银行造成的压力更大。监管层以150%的拨备覆盖率和2.5%的拨贷比要求商业银行,比较静态,如果不能随时增加监管指标,对银行就缺乏有效约束。   
  金麟表示,若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显著上升,可能导致潜在风险估计值明显扩大,从而造成“潜在风险估计值与减产减值准备的差额”显著大于已经计提的一般准备,这将逼迫银行足额计提,以覆盖未来的风险。

  近年来M1、M2、上证综指走势
  一季度兑现战术性加仓头寸收益的保险资金再度步入筹谋阶段。有保险机构人士表示,尽管二季度经济增速或继续探底,A股仍将以震荡为主,但流动性拐点或显现、政策微调速度加快、“国家队”资金释放入场信号等一系列迹象表明,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资金层面,A股向上突破的动力正在积聚,将积极寻找处于盈利拐点的企业提前布局。
  未来流动性充裕可期
  市场人士表示,3月新增信贷的意外飙升给A股注入一剂“强心针”。在我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的模式下,信贷增长一直是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速的重要先行指标。
  回顾年初2132点以来的反弹,流动性和政策放松预期是主要推动力。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市场认识到,未来流动性发展趋势是逐渐宽松而不是越来越紧。同时,由于投资回报率降低而利率仍处于高位,企业资金成本依然较高,导致制造业投资下滑较快,这意味着未来资金价格必须下降,降息预期正在形成。充裕的流动性将成为持续支撑股市热度的重要因素。
  从历史数据看,股市的涨跌与流动性的充裕状况关系密切。流动性显著改善往往意味着经济活跃程度的改善,这也是股市往往领先于实体经济3-6个月的内在原因。对比M1和上证指数的涨跌情况可以看出,流动性拐点往往对应股市拐点。
  2012年1月,M1与M2增速双双掉头下行,均创下有连续月度记录以来的新低。其中,M1同比增长3.1%,比上年末低4.8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但2月、3月两项数据连续回升,由此可大概确认M1、M2数据在1月已见底,货币供应量增速上升无疑成为股市上涨的直接推动力。
  去年底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撰文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基调的拐点,但从国内外金融市场等多个角度综合判断,该政策操作应当说代表了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拐点。
  银河证券研究报告认为,3月M1和M2同比分别增长4.4%和13.4%,增速较上月均有小幅改善,反映了M1、M2水平在历史低位区域开始稳定。随着经济的回暖,该数据有望回升,流动性临界区域或已显现。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报告认为,3月M1、M2、贷款余额上升以及GDP的回落使得货币供给增加及流动性上升,流动性未来将在微调的环境下继续上行。
  已根据流动性指标开始布局的某机构人士表示,2月市场传出消息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将得以大范围、大规模延期偿还或滚转,从而使平台贷款派生的资金链条一直紧绷的再融资压力得到极大缓解,此举意味着政策微调的开始。下一步,为对冲经济增速下滑,大量基建投资将陆续展开,而基建投资回升需要配套信贷支持,未来流动性充裕可期。
  政策微调或加快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支撑市场的信念就是经济增速放缓会带来政策加大放松力度的预期。一季度GDP仅增长8.1%,低于预期,重燃了市场对政策加快向‘保增长’倾斜的预期。”分析人士表示。
  目前,多地银行已恢复首套房贷利率8.5折优惠,成为对前期中国人民银行“尽量满足首套房贷要求”表态的积极响应。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政策正从“全面收紧”向“有松有紧”转向,未来这种趋势将继续发展。
  有保险机构人士在梳理了有关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和表态后认为,坚持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基调不会改变,这也是佛山、芜湖等地放宽限购后被迅速叫停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应看到,仍有十多个地方政府着眼于改善首次置业者的购房支付能力,出台间接提升楼市活跃度的微调政策。“当前房价已朝调控预期的方向逐步回落,打消了地方政府出台支持刚需购房政策的顾虑,未来房地产政策微调的空间将有所扩大。”
  此外,一季度GDP环比增长1.8%表明经济运行的拐点有所显现,二季度有望触底回升。
  在这一阶段,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资金发出的入场信号也给市场增添了许多信心。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日前披露的股份变动情况公告显示,一季度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增持工行5032万股、中行8363万股。按照一季度两家银行的加权平均股价计算,汇金此次增持约耗资4.7亿元。分析人士表示,在操作手法上,汇金维持了增持银行股权的连续性,既说明汇金继续看好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也意味着汇金倾向于认为目前已处于A股市场的底部区域,通过增持提振市场信心。
  险资再度着手布局
  险资在去年底进行战术性加仓,在今年一季度适度兑现收益,如今再度步入筹谋阶段。“目前的隐忧就是通胀未能稳中趋降。不过,即使通胀压力重来,从估值的角度看,1月2100点附近也是比较安全的底部。预计下一阶段市场走势将以震荡为主,但随着经济基本面的企稳和流动性的逐渐充裕,市场底部将逐渐抬高。”有保险机构人士分析说。
  中国平安(601318)新一期的投连险报告认为,下一阶段市场需要等待基本面触底企稳乃至复苏的明确信号,届时才有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另一方面,流动性持续改善,票据贴现利率、银行间拆借回购利率持续回落,有助于大盘估值修复。大盘总体估值水平目前依然处于历史低位,A股市场的下行空间比较有限。
  在投资策略上,上述险资人士认为,股市从来都是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伴随经济增长拐点的临近,其所在机构将积极展开波段操作,降低持仓成本。在行业选择上,应寻找盈利处于拐点期的行业,逢低介入,重点关注增长确定、估值偏低的蓝筹股,并适当关注一些有较大成长空间的消费、科技类个股的投资机会。
昨日大盘突现“陡坡”上涨,惹得市场议论纷纷,各路传言也蜂拥而至,新一轮金融改革、韩国央行增购A股、新三板甚至降准降息都被当成了市场大涨的理由。在不少私募看来,传闻满天飞是典型的“事后找理由”,但不可否认近期市场情绪已逐渐强化,短期内活跃格局有望继续。亦有乐观投资者认为,大斜率猛拉反映出多头的逼空策略正初现成效,一轮大行情格局已现出轮廓。
  犹豫之中找理由
  在金融、地产以及两桶油的带领下,4月18日,A股早盘再现快速拉升。不少私募在谈及大盘上涨时,都一边表示出乎意料,一边给出多个消息。如韩国央行表示,将在未来三个月内买入3亿美元的中国股票;除了国外资金消息,还有私募告诉记者,国内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加码,规模虽不比四万亿,但亦能对经济产生大幅刺激。
  金融改革也是消息的焦点。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政府有望在温州金融改革、深圳金融改革之后再度研究新的改革推动方案,这可能是金融板块猛涨的原因。而降准、降息也是4月18日市场中常见的利好传闻。
  这些传闻真假难辨,而且就算真消息,其刺激力度恐怕也有限。“韩国央行宣布增购A股,听起来固然不错,但总额只有3亿美元,哪怕只买一只股票,效果也有限,怎么可能对整体市场有什么大作用?”上海三升投资总经理赵袭认为,市场传闻一方面是对盘中表现的解释,另一方面也是市场情绪逐渐发酵的表现。
  事实上,这种盘中“大斜率”拉升近期已经频频出现,进入4月以来,4月5日、10日、12日盘中都出现过这种强势板块快速拉升,推动指数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的特征。从3月底至今,上证综指已反弹120点,幅度超过5%。
  不过,与股指的强势表现不同,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担忧却也逐渐抬头,尤其是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和3月份CPI数据公布后,市场关于经济和政策的担忧有所加剧。基本面缺乏支撑,大盘走势却频现强势上涨,导致近期市场充斥着各种事后找到的“理由”,用以解释盘面表现。
  赵袭认为,短期内这种活跃格局还将持续,甚至不排除个股的赚钱效应吸引更多资金进场。“去年的机会是文化传媒板块,持续力度超乎大家的想象。今年可能是金融板块,从小额贷款到相关金融行业,实际收益和政策空间都不差,加之市场情绪配合,未来不排除继续领涨。”
  多头的逼空策略
  而在上海国富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陈海峰看来,大盘短时间猛拉是多头的“逼空”策略,一方面让空头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则让中间派只能追涨。
  “17日尾盘大盘快速下跌,让不少投资者心里打鼓,今天就一把全部拉起来,而且涨幅把昨天的阴线全部包住,趋势线顿时漂亮起来,而且改主意的中间派只能追涨。”陈海峰认为,多头的“逼空”策略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经历了3月下旬的调整之后,空头的做空动能已经有所消耗;第二,市场的大行情格局已经现出端倪,多头用逼空的方式一边在低位收集筹码,一边逐步点燃市场情绪。
  “自4月10日大盘盘中出现大逆转开始,大行情的格局就已经奠定,未来A股只会震荡向上,不会有太大的风险。”陈海峰认为,由于政策放松已成定局,差异只在何时放松,而经济也不可能更坏,整个A股的大方向已经确定。“问题只是市场情绪和近两年积累的大量套牢盘,”陈海峰认为,未来市场肯定还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但每轮调整都是筹码换手的过程,多头在低位吸收筹码,然后快速拉升催生市场热情,从而推动大盘步步向上走。
17日央行调统司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资本账户开放与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而应该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具体的改革开放措施应该成熟一项、推进一项。该观点一经发布,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
  报告的牵头人盛松成在该篇报告中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体制改革并不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决条件的尖锐观点,该观点颠覆了不可能三角和利率平价理论。
  渐进式改革并不存在简单先后关系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各国改革尤其是渐进式改革均有顺序安排,但这个顺序仅仅是大致的顺序,更多地体现为相关改革协调配套,并不存在的先和后的问题。他指出,资本账户开放有很多条件,比如汇率有弹性、宏观经济稳定、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能力、充足的储备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假设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需要的条件。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在前提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资本账户设置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来保证改革的有序推进。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认为,资本项目开放、离岸市场建设、利率与汇率改革不应单一来看,或者用先后顺序来区分,而是应该循序渐进、同时并举。仅从资本项目开放而言,与其他三项进程推进同样密不可分。资本管制逐步放开、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采用浮动的汇率政策是决策层明智的选择。
  沈建光称,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国政府之所以对资本项目放开采取颇为谨慎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便是出于对国际热钱流入的担心及资本跨境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变动更是吸引热钱流入流出、导致投机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在资本项目管制下,即使推动浮动汇率改革也是有局限的。毕竟只有在资本项目开放下,才能真正的体现货币的供求关系,促进货币市场价格的形成。
  资本账户开放必须要利率、汇率改革配合
  虽然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所谓次序,并非必须,但这绝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向前推进。
  丁志杰认为,在推动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如果取消已经过时或许过严的资本项目管制规定时,可能对其他领域的改革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随着资本账户可兑换向前推进,无论是利率还是汇率,也要相应地向前推进。
  沈建光指出,在资本项目逐步开放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全市场化的利率体制,可能导致套利机会的增加和资本交易的波动,并将对政策决定产生不利影响,枉费自由化所做的努力。而资本市场开放,包括RQFII,港股ETF等,都离不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配合。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支持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并且为人民币回流提供渠道,与资本项目开放共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资本账户开放迎来时间窗口
  央行调统司此前就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后顺序问题,曾经发表过一个包含短期,中期,长期在内的完整开放路线图,并认为当前开放资本账户的时机已经成熟。
  对此丁志杰认为,资本账户管制方面,中国可能存在过于严格和过时的管理。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经济规模、国际收支还是外汇储备等,我国可以承受更大程度的资本账户开放。“目前我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经济发展水平也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这些情况下,中国的机构和企业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支持走出去的储备资金”。而从国际层面看,各国目前对资金的需求,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可能是“走进去”的容易点,条件也会优惠一点。“谁也不能猜测资本账户开放的时机,但应该说,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丁志杰指出。
  对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问题,丁志杰认为,过去我国对待资金是宽进严出,未来要做的是,实现大体的平衡的双向流动的格局,因此我国更多需要在资金流出方面做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本国的机构、企业、个人在跨境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更为重要。作为对等的原则,国内市场也需要开放,与国外市场接轨,在开放中谋求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丁志杰认为,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先外币后本币的资本账户开放次序其实是一个经验的总结。由于各国经济情况的不同,每个国家在放松管制和市场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都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排除在某个时期把应该后开放资本项目提前放开。
“2012星展银行丰盛之旅财富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就星展银行的发展以及当下中国金融领域热点问题,专访了星展银行财资市场高级总裁兼大中华区投资总监王良享,他就星展银行在亚洲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等时下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未来应当平衡发展
  NBD:2011年星展银行财资市场以及中国区业绩如何?与其他外资银行相比,星展银行财资市场方面的优势在哪里?
  星展中国:2011年星展银行财资市场业务增长幅度为30%以上,中国区增长幅度达到50%以上。星展财资市场的优势在于对亚洲市场的专注。我们在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内地的跨境产品是比较多元化的,在香港市场离岸人民币产品占有率大概是15%左右。离岸人民币未出现之前,我们已经在NDF方面累积了丰富经验。我们对人民币发展的趋势比较关注,在离岸人民币交易方面起到了牵头作用。
  金融产品设计方面,星展大中华区的区域性产品设计中心从2008年开始运作,设计与人民币相关的产品和零售产品。
  NBD:星展银行有何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星展中国:我们在未来3~5年的主要目标是中小企业。在香港,我们利润来源中一部分是中小企业,因为它们有更多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需求,而且它们对于产品和流动性的要求也是颇高的。所以未来3~5年会将这方面的经验带到中国内地。
  NBD:星展银行连续多年被评为“亚洲安全银行”,在风险控制和反洗钱领域有什么心得?
  星展中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所以那时银行内部做了大规模的自我审查,并且尽早采取了防范措施,比如建立了新产品监控委员会和完善的产品风险模式,根据产品复杂程度进行风险的分级。
  我们反洗钱的监控是颇严密的,客户开户的标准很高,所以通过星展来洗钱是不太可能的。
  NBD:您对星展银行未来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有怎样的看法?
  星展中国:我觉得平衡发展重要。我们不应该偏重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一种业务,不仅要积极拓展中小企业业务,同时也不应忽略大型企业和央企,比如有企业到香港发行点心债这样的业务,我们也会积极争取。
  珠三角外贸经验更丰富
  NBD:您怎么看待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星展中国:我认为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会加快。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的贡献度下降,所以应当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吸引外资,使外资直接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也可以分散资金过于集中在中国银行(601988)业而带来的风险。
  另外中国金融市场如果想和国际接轨的话,国内的衍生产品,如期权、利率互换、货币互换需要更快的发展。
  NBD:您认为中国债券市场利率走势是怎样的?
  星展中国:在资本账户全面开放之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应当加速。目前中国国债和银行间债券已经有一定规模,而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发展比较慢,如果利率能够更加市场化,那么可以让国债以外的债券市场更加活跃。
  NBD: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对当地银行、民间融资和中小企业服务有何影响?您认为利率市场化试点在温州开展是否适宜?
  星展中国:温州金改实际上是把民间融资规范化,银行以外的渠道规范化是有必要的。香港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三级金融制度,金融机构分为银行、投行和金融公司三级,对它们分类进行监管,风险方面也分开,这样有助于保护小储户的利益。
  利率市场化的试点我认为更适合在珠三角地区开展,因为这些地区从事外贸方面的经验更丰富,且一段时间以来已经与香港有一些跨境的融资在进行,所以在这些地区开展利率市场化试点更自然。

【免责声明】

金融人才网发布的资讯,是为传递共享信息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