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社会办医的支持
金融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2/3/19 9:52:31
文章来源:金融专业人才网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指导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民营医疗机构建设。金融理应成为社会办医的助推器,但是笔者在河南平顶山市发现,截至2012年2月末,该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金融支持社会办医贷款余额仅为5.6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0.71%,金融在支持社会办医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调查显示,金融扶持社会办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担保方式单一,抵质押物局限性较大。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都明确规定:禁止“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作抵押。这些规定束缚了民营医院利用固定资产进行抵质押贷款的途径,为了融资需要,该类机构不得不寻找新的担保人,无形中增加融资成本。
投资额度较大,收益期限较长,信贷风险较高。一方面,随着医疗机构竞争的加剧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频率加快,高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资金缺口往往较大,加上引进高端人才以及现有人才的培养,以上这些都需要有后续资金的不断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机构的准入门槛和社会壁垒一直较高,而融资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土地、机器设备以及人员培训、技术研发等,在短时间内难以收回成本,加上医疗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群众医疗意识、法律意识等的健全,较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和行业政策的影响,投资的收益期间较长,且信贷风险较高。
社会医疗机构自身因素制约限制了金融机构积极性。一是社会办医规模小、医资力量薄弱、要求的流动资金额度小,申请贷款的额度较小,无法引起金融机构重视。二是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缺乏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必要的技术指导,管理水平不到位,不规范,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有待提高,行业风险无法准确把握。三是部分民营医院存在违规经营,行业整体影响力还有待提高。这些都对金融机构投放信贷资金产生了影响。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当强化政策支撑。建立较合理的融资担保平台,解决民营医院担保难、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支持民营医院的相关税费减免措施,特别是对贷款利息的相应贴补,切实减轻医院财务负担。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保障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合理用地需求,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给予建设资金等支持。对社会办医疗机构与政府办医疗机构实行一视同仁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强化隐形环境支撑。除了出台金融支持的政策外,还应给非公立医疗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医环境。一是协调相关部门,为社会办医开“绿灯”,与政府办医一视同仁。二是规范社会办医审批程序。卫生行政部门应向社会公示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准入条件和审批程序。医保部门应公开医保定点准入条件和审批程序,保障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政策知情、信息和数据等公共资源共享方面的合法利益。三是扶优扶强,加强监管,规范发展。对老百姓顾虑较多的问题,包括无资质人员行医、过度医疗、乱收费、违法违规发布医疗广告、欺骗患者谋取不当利益等,要进行重点监督并依法严肃查处。
金融机构服务需跟进。。适当降低社会办医贷款的利率水平,简化贷款程序,提供合理的人性化的贷款服务等。
【免责声明】
金融人才网发布的资讯,是为传递共享信息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