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才网,国内专业的金融,海归金融,互联网金融求职招聘网站 招聘热线:0755-36517011

1
2
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劳动法规

农发行工作15年仍无正式编制

金融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2/8/9 9:05:01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人才网

   ,谁该为他们的青春埋单...
  15年前满怀希望加入农发行,如今拿着1万块钱赔偿解除合同,他们是农发行的员工,却是一群不被承认的“底层人”。年过40在农发行工作15载的司机徐师傅告诉记者,他现在每月能拿到手里800块钱左右,等过几年超过了派遣工用工年龄就要被清退,他等不起了。当记者问道他现在对农发行的看法时,他只说了4个字:“鱼死网破”。
  8月3日下午,农发行下发了紧急文件《关于核查临时用工人员有关情况的紧急通知》,自农发行94年成立以来,开始第三次大规模清查临时工与派遣工。然而,让人寒心的是,记者采访了数个农发行临时工,他们均表示没有填过基本情况表,甚至有人表示不知道总行的调查。

  派遣工无保障 15年青春换来1万元赔偿

  徐师傅是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农发行的一名普通驾驶员,他向本网记者反映,自1997年在农发行工作以来,在之后的8年时间中,他始终没有能和农发行签过合同,是一个真真正正没有“户口”的临时工。直到05年农发行开始的次临时工清理,他才得以与劳务公司签署合同,成为一名派遣工。在这之后的时间里,派遣工就是他的“身份证”,800元则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在单位连续工作10年,要签订无固定劳动合同,等于有了正式编制的身份,这个劳动法规定我知道,但是我们行有文件45岁以后就不能再签派遣工合同了,我马上就到岁数了,从05年开始算不可能达到10年的标准”徐师傅无奈的向记者解释道,“我邻近的那些支行临时工超过45岁的已被辞退了,我等不起了”。
  农发行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这些派遣工的悲惨遭遇却鲜有人知晓,经过屡次清查,农发行仍有先用人后派遣的现象,员工们的损失又应该谁来负责?截至发稿,徐师傅已经与农发行解除了合同,他告诉本网记者,8年的无合同工作,他一共拿到了1万多元的赔偿。
  农发行的不平等条约 金屋子里的弱势群体
  本站记者的调查中发现,农发行的派遣工合同是极其不规范的,本应一年一签的合同很多人却是五年二签甚至五年一签,结合农发行的在05年和10年的两次清查,不由让人怀疑,是不是“总行不下文,支行不办事”。
  临时工的命运多是悲惨的,农发行的强势与无情在无形中逼迫着临时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一名农发行临时工称,当时农发行提出“或者是签劳动派遣工的合同,或者是自己走路,农发行赔偿你12个月的工资”。而12个月工资甚至都不到1万块钱,这些钱就能够买断一个人10几年的工龄,买断保障,重要的是买断了一个人年轻的梦想与充满活力的青春,不禁令人唏嘘。
  一名河南省农发行派遣工告诉记者,“我来到农发行还不到1年,来的时候只知道是给行长开车,签合同的时候说工资低,但是也没想到这么低,不到800块钱,连超市收银员都不如,我已经在考虑离开了”,而另一名40多岁的派遣工在记者问及为什么不离开农发行的时候他表示,“我在等,等签订无固定劳动合同,我不能走,我的青春在这里”。
  380亿利润背后 庞大的无编制人群
  无论是临时工还是派遣工,他们都是无编制人员,这也意味着他们不能够享受作为银行正式员工应有的福利与待遇。根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县支行有1-2个非编制名额,市行有3-4个名额,农发行一共3000多个县区,将是一个近万人的庞大的无编制人群。
  2011年,农发行实现经营利润380亿,不可否认,这些来自基层的员工功不可没,是他们辛勤的工作才使得农发行有今日的发展。有人说临时工的学历不高,质疑他们是否有资格成为农发行的一员。然而事实却是,哪里缺人,临时工就要顶上去,他们才是农发行的多面手,仅因文凭“断生死”,未免太片面了。
  临时工们与农发行同苦,经历了发展初期的艰辛,将人生中宝贵的时间奉献给了农发行,却不能和农发行同甘,享受应得待遇,我们不禁发问,农发行的社会责任何在?

【免责声明】

金融人才网发布的资讯,是为传递共享信息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